top of page
作家相片扣子版主

香雲紗簡史與製程


簡史

唐朝 有薯莨的記載

宋朝 沈括記述薯莨染色作用

明朝 李時珍記載薯莨,永樂年間廣東莨紗已出口到國外。

清朝 道光年間(1821-1850年)南海開始織造土蠶絲平紋織布(綢),經莨曬後便是莨綢,清末已銷往歐美國家。

民國初年 南海首創具有扭眼通花的桑蠶絲織物,小提花稱帳紗,大提花稱雲紗,經莨曬後即為莨紗,有別於早期多了緹花樣式。鼎盛時期主要產地分布在廣東南海縣的西樵和順德的倫教,絲織場多達數千家,絲織場兼作曬莨,年產莨紗綢200餘萬匹,除了外銷也是流行於嶺南獨特的夏季面料。

2008年 由於古老傳承製作工藝獨特,入選為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

香雲紗別稱

白坏紗 早期的俗稱,是染整前的蠶絲布

響雲紗 因摩擦時發出吱吱作響聲而著稱

薯莨紗 因染料來自薯莨來稱呼

莨紗 薯莨紗簡稱

莨綢 清朝後以平紋織物染整,開始有此稱呼

莨紗綢 民初後,以手織提花布進行染整,開始有此稱呼

莨花紗 莨紗的美化稱呼

黑膠綢 取其外觀的油潤光澤特色

雲紗 簡稱


製成香雲紗(曬莨)的三大元素:薯莨、日曬、河泥


薯莨

薯莨在嶺南山野間自由地生長,從不需要人工種植,生長七、八年採割時會流出紅色的粘液。磨碎的薯莨放於竹蘿內浸於水槽中浸汁,用最濃的比例浸過綢面並不斷用手翻動,使綢匹浸透吸勻薯莨水。其濃稠度也只有一兩個老師傅才懂,他們會根據每天的進度和印染數量,隨時調節薯莨汁的濃度。這種調配全憑若干年積累的經驗。(以下是現代香雲紗工廠)



日曬

浸染後的綢面需要在陽光下攤曬,利用陽光能量將顏色固定在織面上,次數多達十二次以上,陽光的強度非常考究,陽光要強但日曬太猛會使絲綢變脆,排除酷暑以外每年只能在3~11月進行。


過泥

唯一使用順德、南海附近含豐富鐵質不受污染的河泥,在最後一道程序塗上河泥俗稱"過污",此時薯莨汁液中的單寧酸會和泥中的鐵離子產生化學反應,河泥含鐵多塗層變厚易脫落,含鐵量又會缺少烏黑的效果,找到適合的河泥也很講究。


在當今機器大量複製、產品面目單一的商品年代,香雲紗堅守傳統手工浸曬的製作工藝,這份天然本性,注定了她擁有珍貴、獨特的身份。沒有兩匹香雲紗會一模一樣,一切堪為藝術之作。


天然加手工的加工工藝,每匹布甚至每段布的色彩都不是完全一致的,只能小批量剪裁,在手造過程中,面料表面會形成大小斑駁的不規則深淺斑點,稱為莨斑或透莨,這也是香雲紗獨具風格的肌理之一,從而使每一件莨綢製成的衣品都是在質感上獨一無二的作品。


香雲紗的東方美學特性

香雲紗一面是薯莨汁染出的赭石色,看似夕陽深處的黃昏,另一面是豐富層次黑色,靈動如水墨。香雲紗色調含蓄而低調,身著香雲紗襯托出東方人膚色、溫潤翠綠的手鐲,以及細碎光亮的銀飾、金飾,使人顯的婉約散發清雅古典風情。(以下是早期的古董香雲紗)



Comments


Commenting has been turned off.
bottom of page